1.易货交易市场需求大,企业需建立品牌实现平台化运营推广
分析师认为,易货交易能充分发挥企业库存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其市场需求巨大。但目前企业间易货交易仍以点对点对接为主,易货交易效率低下。
易货交易平台运营能有效撮合多方信息,大幅提高易货交易效率,推动易货交易市场拓展。但目前行业内未出现标杆企业,平台模式的推广需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2.建立易货平台规范的交易体系成为趋势
中国国内的易货交易只是实现了网络化,服务对象仍是库存商品而不是整个电子商务平台和非货币交易平台。交易平台还不具备完善的结算功能,大多交易平台没有开发额度平仓、额度预售等服务,只是服务于交易撮合与信息发布等项目,因此没有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
另外,我国的易货LC交易大多采用公司记账方式,没有额度的结算更没有形成一套易货平台的结算体系和一套与之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在易货优势逐渐凸显的今日,规范化的平台交易成发展趋势。
3.技术升级将用于价值评估和交易流程风控的应用
创新价值评估的方式,对于在易货贸易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流与易货额度流要进行一定的监管与控制,保障平台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合理合法并公开进行的。
同时,根据每次的实际交易情况对每个参与易货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动态评定与分级,分级的高低与其可贷的易货额度、分期付款期限及自身利益相关。技术将在价值评估和信誉体系的建设完善方面进一步发展。
4.未来将会有更多品类进入易货市场
现代易货交易是解决库存问题的有效方式,企业再生产需要采购原材料,易货交易避免企业现金支出问题以物易物解决了原材料采购问题,也解决了库存商品问题。
分析师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品类进入易货市场企业参与规模也会扩大,易货将发挥其优势,为企业盘活资产,进一步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5.政府将在保证行业规范的前提下大力支持易货行业
绿色消费、共享经济盛行的当下,政府出台了诸多有关鼓励措施,而易货作为低成本共享与解决企业产能过剩的途径,也将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介于易货行业规范尚未成熟,政府或将发布相应监管措施,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6.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普及相关易货教育
随着现代易货贸易的迅猛发展,对相关易货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各大院校开设易货贸易专业,或者通过联合国际上的易货组织和易货培训机构来培养大量的储备性人才,提升易货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
另外,企业自身也可以培养易货贸易人才,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此外,易货知识和教育可以更大程度地普及,配合易货行业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2019全球易货交易行业专题研究报告》